《上海郊区发展报告(2017~2018)》,是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编撰、出版的第八本全面反映上海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年度报告。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郊区在全市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日趋突出,更加重要,成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拓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成为经济保持长期快速增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重要动力空间。特别在上海提出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新战略愿景下,郊区将担当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五个中心”中,在打造上海的服务、制造、购物、文化“四个品牌”中,郊区的主体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全市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进入“十三五”以来,全市对郊区发展的倾斜力度逐步加大。“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重点向远郊区、生态保护区域、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倾斜;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整体规划、协调推进,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力度,持续推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向郊区人口集聚地倾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向郊区倾斜、执法管理力量向城乡结合部倾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 上海郊区对全市经济增长和新兴产业成长的引擎功能更加突出。2017年年底,郊区9个区经济增加值已占上海全市的61.2%(含浦东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郊区是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核心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示范园区的主要分布地;上海着力建设培育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主要都位于郊区,同时郊区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既存在巨大的拓展潜力,也面临明显的发展需求,郊区也正成为关系上海服务业发展水平实力的重要空间。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还是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元年,随着这一战略以及一系列专项配套政策的实施,对上海郊区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塑造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将带来重大契机。 在2018年4月召开的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李强强调,乡村振兴事关上海城市发展全局,是上海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重新认识和发现乡村的价值;未来乡村不仅是重要的居住空间,还是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吸引创新创业群体的重要发展空间;我们要以更大的责任担当,用好背靠超大城市的优势,谋划好乡村发展,思想更解放一些,步子更大一些,积极探索超大城市郊区的乡村振兴举措。 《上海郊区发展报告(2017~2018)》具体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与区域经济处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专业团队联合研究编著。整个报告从面、点、块等多个方面,纵向和横向等多角度对比,深入分析了2017年度上海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状况和主要特征,并对2018年上海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与趋势进行分析判断。 在本报告调研、撰写过程中,得到上海市各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