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设计行业的发展也走过了四十年的光阴。
“设计”这一概念在中国经历了从传统到当代、从国际到本土的演变历程。20世纪早期出现了“图案手工”,20世纪中叶产生了“实用美术”、“应用美术”、“工艺美术”这些命名,他们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设计概念的意思,但无论在社会认知还是在学科概念上,设计概念的本体还未得以明确。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在“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分析: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界积极面向世界,思考模式从传统的学术范畴向现代的学术范畴转向,“设计”这一概念才得以确立。可以说,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催生了中国设计,中国的设计艺术与设计教育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今天,设计在中国已经发展为“大设计”,这既与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蓬勃发展中形成的庞大社会需求有关,更体现了中国设计界的改革探索精神,折射出改革开放时代观念转变、实践不止的文化气象。湖南大学设计学院的何人可院长把“中国工业设计”分为初创期、转型期和上升期。他通过对设计在生活中的体现、设计企业、设计教育几方面的层层剖析,向我们呈现了中国工业从制造到设计,再到树立“中国品牌”的过程。他甚至大胆预言,“2018(年)是中国设计的爆发期”,“我们的工业设计经历了从仿制引进到自主创新到融入企业乃至国家战略的过程,但是我们还必须在知识产权保护、创造性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研究,才能使中国设计真正走向复兴”。
综观这四十年历程,“中国设计”经历了从回避传统到审视自我的历史文脉的重大转变,从只具备制造意识到拥有品牌意识的重要转型,从一味模仿抄袭到崇尚创新思想的重要转换,中国设计界也从自我否定向拥有文化自觉和设计自信迈进。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设计的下一个爆发期。
为充分调动高校设计学专业师生的创作热情,聚合全国高校设计资源,探讨学院设计作品与产业相结合的可行性,《设计》杂志社今年继续主办“第五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大赛”并同步出版《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精选年鉴(2018)卷》(以下简称《年鉴》)。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原则下,经过编委会的严格筛选,共有来自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396件作品入选此书。作品涵盖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多个细分类别。《年鉴》不仅集中展示了学校设计教育的最新实践成果,更为广大师生构建了交流与共享的学习平台。
特别需要注明的一点是,本书部分图片源自设计展板缩小后入书的尺寸。为了忠于设计者的原创性和保留其设计的完整性,我们对图片上缩小后的文字基本未做改动处理,部分图片文字可能略显模糊,还望专家读者对此理解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