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来源及说明
本年鉴的降水资料来自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全国242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整编资料,灾情资料来自于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相关信息材料。
在2013年年度暴雨概况统计中,所使用的有完整降水资料记录的台站有2424个。在全国暴雨气候概况统计中,多年平均采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约定标准,即1981-2010年30 a气候平均值,这段时期有完整降水资料记录的台站有2297个,而在统计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大日降水量时,使用了1961-2010年有完整降水资料记录的台站有1934个。
本年鉴未包含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降水资料。
2.暴雨分级标准
本年鉴采用如下暴雨分级标准:
暴雨:日降水量50.0~99.9 mm。
大暴雨:日降水量100.0~249.9 mm。
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0.0 mm。
3.“单站连续性暴雨”的录选标准
单站连续3d达到暴雨标准,或者连续3d出现降水且其中至少2d达到大暴雨标准,即作为一次单站连续性暴雨。单站连续性暴雨的起止日必须达到暴雨或以上量级。
4.“区域性暴雨日”的录选标准
在同一片雨区中,只要有15个站达到暴雨标准,当日即作为一个区域性暴雨日。
5.“主要暴雨过程”的录选标准
过程中至少有1d达到区域性暴雨日标准,且至少在一个区域性暴雨日中有2个或以上站达到大暴雨标准。过程的起止日必须有5个或以上站达到暴雨标准。
6.“重大暴雨事件”的录选原则
根据暴雨过程的降水和灾情资料,按照降水强度、降水范围、灾情大小等进行综合排序,遴选出当年影响显著的10次重大暴雨事件。
7.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降水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单位面积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暴雨雨量: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所有暴雨日的降水量之和。
资料日界:20-20时(北京时间)。
多年平均:1981-2010年30 a平均值。
降水距平:年度值与多年平均值的比较。
干旱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300.0 mm的区域。
图例说明:在第1章和附录1,附录2中全国地图左下方的图例中,表示降水量、距平、百分比等要素一行中的第二个数字,代表小于此数的值。如,图1.2.1的图例中,50~100,表示降水量在50 mm到小于100 mm之间的值。以下类同。
绘图说明:西沙、珊瑚两站资料在绘图时未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