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钢年鉴》(2009)为重钢集团的第18部年鉴。《重钢年鉴》,载载奋勉,岁有其物;告往知来,别有情意;知真至诚,知实至准,众手劳作。《重钢年鉴》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构建和谐文化,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创新出精品。遵循邓小平“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之指示,“记录昨天留下历史真实,服务今天展示现实风貌,预测明天探索发展规律”。《重钢年鉴》先后荣膺“全国‘最早出版的年鉴’”“全国年鉴校对质量优秀奖”“新闻出版总署优质产品”“第一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优秀奖”等荣誉。在“第三届全国年鉴质量评比”中获“中国年鉴提名奖”及“框架设计一等奖”“条目编写特等奖”“装帧设计一等奖”等全部4个专项大奖。《重钢年鉴》部目的设置,遵循相对稳定之原则,但不拘于成说,体现时代性、行业性是确定部目的依据;守正出新。《重钢年鉴》(2009)部目:特载、专文专论、重钢综述、大事记、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环保搬迁、科学研究与应用、文化教育、党的工作、工会建设、职工生活、子公司、人物、媒体看重钢、统计资料、拾遗与补正、附录等18个。《重钢年鉴》的特载部目,摈除全是领导讲话及文件刊载的粗糙旧习,突出“特要”;《重钢年鉴·特载》(2009)有国家对重钢环保搬迁有关政策的复函批复、当年度领导视察、重钢集团改革开放30年情况等记载,特别记载应对汶川8.0级强烈地震,重钢职工救治地震灾区伤员、生产活动板房、自愿捐赠等抗震救灾行动。《重钢年鉴·统计资料》之资料,为重钢公司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劳动、人事基本情况等资料,为专业部门提供,具有归口性、真实性与权威性;其他各部目之数据均为各单位提供,可供参考。其“拾遗与补正”部目,是《重钢年鉴》区别于其他年鉴的独特部目。《重钢年鉴》由部目、分目、条目、子目组成,条目是主要表现形式。《重钢年鉴》为避免某些同一事物的记载交叉重复,在对条目删除保存的前提下,条目体现主次之别,详略之分。《重钢年鉴》不在条目中使用“公司”“集团公司”等内涵外延较大的公用语言(保留“特载”“专文专论”“附录”等部目中原有资料的用法)。“重钢”“重钢公司”“重钢集团”“重庆钢铁集团”“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均指一个单位,即“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钢”“重钢公司”“重钢集团”“重庆钢铁集团”“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称呼在不同的情况下作不同的称谓;其子公司或用全称或用规范的简称,杜绝“公司”指代各类公司。年鉴是史料工具书,使用作用大于宣传。条目的排列是按其内容而组合,不是排名的依据,更不体现“位置”。“规范编纂,标准操作”是《重钢年鉴》始终不渝的工作方针。重钢年鉴编辑部关注国家政策法规,努力地标准化、规范化使用语言文字;重规范,严标准。在数字、标点符号、计量单位及拼音字母等诸多方面的使用上,也都严格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处处注意规范要求。毋庸置疑,《重钢年鉴》在这方面做得不够,诚盼读者指教。《重钢年鉴》重视保密工作,其稿件均经过重钢集团保密委员会审查:“无泄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