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众实用年鉴》是中国第一部从中国国情出发,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接轨,融“官鉴”、“民鉴”、“商鉴”为一体,既为“官”服务,又为民服务的信息库杂志型年鉴。1997年由涂尧师创办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填补了中国国内年鉴的空白,被列为1997年中国年鉴十件大事之一,受到国内外关注和广大读者的喜爱。本年鉴以“面向大众、贴近生活、服务当代、垂鉴后世”为宗旨,从大众的需求出发,广泛收集国内外信息资料,为从政者、经营者提供决策依据,为研究者、写作者、教师、学生提供资料数据,为大众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本鉴由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大众实用年鉴》编辑部编辑,全国部分年鉴、史志、社科部门同仁参编。精装16开本,约100万字,国内外公开发行。2000年卷框架为:1特(特载)走进2000;3库(知识、资料、信息库);7篇(大事要闻、科教兴国、经济决策、社会法纪、生活消费、文体娱乐、人物人生);8个部类及附录;37个栏目;139个分目。为了完善、便捷检索系统,本鉴共设四级检索,前有中、英文目录,后有索引,书眉居中处左有类(篇)目名、右有栏目名。本鉴内容特点。融资料性、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科学性、时效性、存史性为一体,做到可读、可信、可用、可存。并加强资料性,增强可读性,提高时效性。加强资料性。一是收录条目时突出资料性;二是设立资料性部类和栏目;三是将截稿期延至当年末,个别重要信息资料延至付印前.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四是精选精编,保证资料信息量大、质量高。增强可读性。为了增强年鉴的可读性,本鉴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一是设立可读性的部类、栏目、分目、条目;二是优先选择可读性的信息资料;三是将报刊杂志多样化的编排形式引入本鉴;四是条目标题多用醒目的标题形式,并采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提高时效性。为了解决年鉴时效性较差的问题,本鉴在“走进2000”部类,设“信息快递”专栏。收录当年1~12月(个别延至付印前)的重要信息资料,实现当年发生的新事、大事当年见鉴。本鉴采取分类编辑法,以部类为单元,共设类(篇)、栏、分、子、条目等五级目。以收录国内资料为主,国外资料为辅,按部类混编。信息资料主要取材于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发布的公告信息以及公开出版发行的新闻媒介和部门单位、个人的约稿来稿,然后由本鉴编辑部精选精编成书。凡采用稿均标出处,按规定付稿酬和资料费。由于作者分布面广,通讯地址不详,加之有的文章多家、多次转摘,无法一一核实,作者和发表单位可能会有遗漏。一经发现,请速与本鉴编辑部联系,经核准后即付稿酬、资料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