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年鉴》于1993年创刊。2001《枣庄年鉴》是新世纪的第一部年鉴。年鉴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品,如何以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存史可信去赢得密集的读者群,以其与时俱进的发展和日臻完美的创新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我们每位年鉴工作者苦苦思索和致力追寻的课题。唯创新可生存,唯创新能进步,年鉴的价值和活力尽在于此。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此,2001《枣庄年鉴》从内容到形式都作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一、版式改为大16开本平脊装订,适应开放和即将入世的要求,与国际年鉴样式接轨。二、年鉴资料从今年起,所载期限截止成书前。年鉴信息实现跨年度刊载,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当年鉴。三、在基本框架衔接稳定的前提下,精编老栏目,增加新内容。今年增加了“建党80周年特辑”;扩充了“人物”、“特载”、“附录”、“民营经济”、“机构改革”、“统计数据”等部类和内容。为活跃版面,便于阅读,文内增加了大量黑白照片和表图。创新条目约占全书总量的1/3。四、去掉编委会名单和编辑说明,增加了索引。彩页征编和版式设计更倾注了全体编辑的不懈努力。本年鉴成书过程中得到市各部门、各单位及众多撰稿人的大力支持。包万海、孟繁志、侯成祥、刘秀山、褚延静、陈召才、陈文平、周慎厚、孙琦、朱绪安、孙清丁、梁克忠、胡丽丽、付敏、张增刚、朱颖先、孙庆年、胡建华、朱茂臣、孟怀宝、马士生、王光辉、徐向东、方磊、邱梅等同志均给以热情相助。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